踏着音符赏着美景品着美食……2023“哈马”3万跑友快乐奔跑

最后编辑时间:2023-08-28 15:19:1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7日,哈尔滨银行2023哈尔滨马拉松在哈尔滨音乐公园音乐长廊鸣枪开跑。赛事设有马拉松、半程马拉松和迷你跑三个项目,现场3万名跑友踏着音符快乐奔跑,感受马拉松运动的激情和城市的浪漫风情。

  嗨夏风情,哈马等你。本届哈马由黑龙江省体育局、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主办,哈尔滨市体育局、马迭尔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办。7时30分,随着第一声发令枪响,蓄势待发的跑友们迈开脚步,驰骋赛场,演绎着体力与意志的较量。

  作为一项此前已经成功举办了4届的赛事,今年五岁的哈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全新亮相,吸引了来自中国、俄罗斯、新加坡、加拿大、德国等 20 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马拉松爱好者参赛,现场3万名参赛者中有六成来自哈尔滨域外,她们通过参与哈马赛事来到哈尔滨,感受这座城市的异域风情。经过激烈的角逐,来自肯尼亚的Michael Kimani Kamau以02:10:01的成绩夺得男子马拉松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目赛会纪录;来自肯尼亚的Kiprotich Kirui以02:10:36的成绩夺得男子马拉松亚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Abraraw Misganaw Tegegne以02:11:21的成绩夺得男子马拉松季军。女选手之间的角逐同样激烈,来自埃塞俄比亚的Koren Jelela Yal以2:30:22的成绩夺得女子马拉松冠军,来自肯尼亚的Rebecca Jepchirchir Korir以2:30:31的成绩夺得女子马拉松亚军,来自埃塞俄比亚的Feyne Gudeto Gemeda以2:31:01的成绩夺得女子马拉松季军。值得一提的是,女子马拉松前五名选手均打破了此项目的赛会纪录。

  哈尔滨成功申办2025年的第九届亚冬会。作为一座拥有超过100年冬季运动发展史的冰雪文化名城,举办亚冬会是历史交给这座城市的光荣使命,哈尔滨通过举办哈马,以及配套的系列文体活动,营造“动起来、热起来、火起来、嗨起来”的火热氛围,助力哈尔滨打造“体育+冰雪”全新城市名片。

  踏着音符去奔跑,新一届哈马,启用了全新的赛道,沿线的标志性建筑景观,尽展哈尔滨音乐之城的魅力,也吸引了参赛者的关注。

  “哈马今年设计了新的赛道路线,一路皆风景,很期待。”6时许,来自内蒙古的参赛选手杨志青早早来到哈马起点处做准备,压腿伸拉,活力十足。他告诉记者,新一届的哈马路线都是哈尔滨的音乐地标建筑,风景一定很美,赛后更要留下好好欣赏这些音乐城市的美景。音乐公园、哈尔滨大剧院、群力外滩生态湿地……与往年不同,哈马起点由往年防洪纪念塔移至更能展示哈尔滨音乐文化底蕴的哈尔滨音乐长廊,马拉松终点设在太阳岛太阳石广场,半程马拉松终点设在哈尔滨市政府广场,迷你跑终点设在群力音乐主题广场。“哈尔滨是亚洲唯一被联合国授予音乐之城的城市,是一座空气中都弥漫着音乐的城市。全新的赛道以音乐为线索,串起多个哈尔滨地标建筑,将马拉松运动和哈尔滨的城市风情、音乐文化完美融合。”赛事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

  小合唱、扇子舞、健身操……比赛中,记者在赛道两侧部分路段看到,为跑友加油的市民、文艺爱好者们也尽展音乐之城的音乐风情,管弦乐、流行乐、健身舞、非洲舞等轮番上演,为跑友加油、为赛事增添节日气氛,彰显哈尔滨“音乐之城”的深厚底蕴,吸引了诸多跑友驻足打卡。

  一声声呐喊、一张张笑脸、一个个开心的瞬间,今日的音乐长廊成了欢乐的海洋,市民、参赛者、医护人员、劳动模范,各行各业的人群汇聚在这里,绘就了城市中最美的印记,也让哈马的关注度空前高涨。

  哈尔滨不仅是音乐之城,更是一座运动之城,拥有百年冰雪运动史的哈尔滨,更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殊荣。为了让更多冰城人融入哈马,与往届不同,今年的哈马提高了群众参与性,赛事组委会组织优秀党员、大国工匠、劳动模范、医护人员、驻村干部、警察等跑团(方阵)参与迷你跑。同时,现场各行各业的优秀代表以及青少年代表也参与到包括赛事筹备的全过程,让大家了解哈马,激发市民对哈马的热爱,带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现场哈马采用了分批次出发的方式,让更多人融入比赛,体验更舒畅的赛道。其中第一枪于7时30分发枪,参加全程马拉松的1万名跑者率先出发;第二枪于7时45分由来自哈市的各行业优秀代表鸣枪发令,参加半程马拉松和迷你马拉松的跑友启程参赛。这样的创新,让更多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也成为了哈马赛场的主角。

  比赛现场,来自各行业的跑团方阵亮相,他们在赛道上感受着奔跑的快乐,两侧亲友团也发出阵阵加油呐喊。“每天忙于工作,这次很高兴有机会参加到哈马的活动中,在奔跑中看到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美景美食,让我感到格外的自豪和幸福。”现场跑团成员之一的张蕊,受邀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格外兴奋,一路上不断赞叹家乡之美。

  齐天大圣、小哪吒、东北花袄……时隔三年,哈马重新开启,也掀起了哈尔滨这座城市的一场全民体育盛宴。6时许,哈马起点音乐公园内格外热闹,身穿各色参赛服的参赛者精心装扮,以各种精彩造型亮相。尤其是初级迷你跑现场,更是老少齐上阵,亲子一家欢乐跑。“贵在参与,也希望能留下精彩瞬间。”一位身着齐天大圣服装的美猴王跑友,在赛道上吸引了大批粉丝来打卡。小哪吒造型的跑友拿着枪,踩着风火轮也现身现场,一路畅跑。为了展现东北风情,一位跑友身穿有地域特色的红色东北袄,拿着东北大葱亮相,引来极高的关注度。

  在迷你跑的万人大军中,一位满头白发、跑姿矫健的老人格外引人注意。“我今年85岁了,我们一行十余人是从南京来的。”朱奶奶告诉记者,她家那里天气太热,每天在小区里晨跑和夜跑,每次两三公里吧,已经坚持几十年了。来到哈尔滨感觉太凉快了,昨天嗨吃了铁锅炖大鹅,真香啊!”

  马拉松除了专业参赛者外,还吸引了大批初级跑友,除了老人外,高中毕业,几个月的婴儿也现身赛场。一家三口四口,或再带着老人全员上阵的场景屡见不鲜,齐女士一家便是其中之一。3岁的女儿穿着爸爸肥大的参赛服,衣服已经快拖地了,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像是一只快乐的小企鹅,甚是可爱。“哈尔滨马拉松有迷你跑的设置特别人性化,能领孩子来一起参加,让她开阔眼界,长长见识。”齐女士对哈马赞不绝口。齐女士是一家三口加上孩子的姥姥一起来参赛的。女儿贝贝,即将步入幼儿园的大门。“我们一家是辽宁人,因为工作原因,2021年全家迁至哈尔滨定居。之前就知道哈马,这回一家也定居在哈尔滨了,所以就报名了。”说起报名过程,齐女士表示还有一段小插曲,“一开始我们3个大人都报名了,但只有孩子爸爸中签了。后来得知可以补位的消息,我和母亲第一时间在手机上递交了补报信息并缴费,最终我们3人都获得了参赛资格。”此后,齐女士一家便对哈马高度期待。

  “我最爱吃马迭尔冰棍了,以前都是网购红肠、格瓦斯这些哈尔滨特色美食,这次终于能线下直接品尝了。”女子组国内冠军张水华夺冠后接受采访时手里还拿着一根马迭尔冰棍。没错,今年哈马在美食福利方面再次升级,锅包肉、铁锅炖、杀猪菜、水饺……这些东北特色美食正冒着腾腾的热气等待广大跑友的品尝。

  哈马的美食一直是跑友津津乐道的,42公里多的赛道上,从7公里开始就设有补给区,然后每间隔2.5公里就有一个补给站。这些补给站内的美食都是方便选手拿取的:格瓦斯、马迭尔冰棍、里道斯红肠、大列巴面包、香蕉、山楂条、江米条、小饼干、泡面、黄瓜……冰城能想到的美食几乎都出现在了马拉松的赛道上。值得一提的是,终点区特设500米美食体验区,在这里,你能吃到锅包肉、西瓜、铁锅炖、杀猪菜、水饺,以及很多地道哈市特色小吃等。“跑这一路简直就是吃了一顿自助餐,太绝了!”参赛选手王先生兴奋地说。广大网友也调侃这些美食说“这不是马拉松路上的‘绊脚石’嘛!”

  “明年还会来,哈尔滨太美了,再见东方小巴黎。”“景色美丽,锅包肉好吃,感觉在哈尔滨这座城市生活太幸福了。”“凉爽宜人,回去后就给老爸老妈报个团,到哈尔滨旅游。”……跑者脚踏音乐之城,眼观魅力冰城,用跑者的活力来传递冰城的正能量,向外界分享哈尔滨这座音乐之城、活力之城、时尚之城独一无二的魅力。

  跑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哈马赛事的成功举办,打开了让世界了解哈尔滨的窗口。欧陆风情的建筑与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琴瑟相和,悠扬音乐与跑者的步伐形成优美协奏,本地特色健身舞蹈和传统舞蹈共同绽放热情……哈马不仅事赛事、更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交流平台。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