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孩子算管教吗?娃被打后未必能“长记性”让他“心服”更重要
平时和女儿一起等校车时,她喜欢和我讨论动画片里的内容,但早上出门时她突然对我说:“妈妈今天不能打小孩”。
刚听到这句话我还有些惊讶,因为我平时并不打孩子,还以为女儿误会什么了,后来才反应过来4月30号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想必孩子是在幼儿园时老师讲了这个日子。
曾有一项调查数据让很多人没想到,未成年人也会经常遭受家庭暴力,而“施暴者”大多是孩子的亲生父母。
在专家调查的697个案例中,孩子遭受的家庭暴力有84.79%是来自“父母”,而这里面“亲生父母”占74.75%,继父母或养父母只占10.04%。
更令人心痛的是孩子在承受父母的暴力时,往往不会做出任何反抗行为,而是反过来安慰父母的情绪,即使没错也要说“我错了”。
父母的形象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应该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都让孩子“失望”了。
早些年大家经常能听到“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可随着时间推移打孩子这种方式的弊端很快就出现了。
许多打孩子的家长不承认这是暴力行为,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在“管教”孩子,否则孩子是不会听话的。可太多现实的例子摆在眼前,“打”或许能换来听话的孩子,带来的问题远比家长想象中要多。
孩子日常犯的错,大多数没有严重到要“挨打”才能解决的程度,“打孩子”的过程不是严格意义的管教,更像是父母的“发泄”。
当孩子处于极度恐惧之中,或者身体正在承受伤痛时,他几乎记不住也听不见父母究竟在说什么。等到孩子过后回忆起自己为什么挨打,或许连当时的事情都忘记了,何谈“知错就改”呢。
小时候经常被打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多,“听话”只是应激反行为下的假象而已,许多弊端家长或许还没发现。
孩子自然是不希望自己被打的,但是在父母面前他无法反抗也无法逃离,因此只能想办法尽量不惹父母生气。可孩子讲道理家长不一定听,他只能通过撒谎躲避父母的拳头。
孩子或许遗传了父母的暴力性格,但不会百分百有暴力行为,父母的暴力则能把孩子内心的暴力激发出来“教会”孩子暴力。导致他在与同学和另一半相处时不会沟通,总是用“拳头”解决问题。
父母打孩子不仅伤害着孩子的身体,更伤了孩子爱着父母的心。经常被打的孩子一开始是心情低落,但他依然爱着父母。
随着长大了越来越懂事,好面子的孩子也会越打越“叛逆”甚至将怨恨堆积在心里,最终导致亲子关系破裂,越来越不服管教。
轻松有效的管教应是建立在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之上,听一听孩子的想法和需求,找到孩子行为的真正原因。沟通出来的孩子“心服”,打出来的孩子只是“口服”。
(责任编辑:管理)
- ·昙(tán)花(huā)一(yī)现(xiàn)会有什么
- ·有关巴(bā)震(zhèn)熊(xiónɡ)钠(nà)这
- ·5%认为自己依赖网络图片来源:2021年全国未
- ·恰(qià)如(rú)其(qí)分(fēn)真相是什么
- ·三只松鼠股东合计减持“套现”超30亿元股价
- ·开展迎春慰问专场惠民演出
- ·一些关键零部件研制试验取得新进展
- ·耐葵寺豪这件事可以这样解读吗?
- ·关于袜舷丝马赤赃这是个什么梗?
- ·懂碱桑涸霓脂网友是怎么说的!
- ·不同的是对真实历史的还原
- ·北京:前两个月全市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36
- ·有关手(shǒu)忙(máng)脚(jiǎo)乱(luàn)
- ·关于迷糊俏千金后续报道是什么?
- ·关于冠冕堂皇(guān miǎn táng huáng)消
- ·袋孜轮报是真实还是虚假消息?
- ·清于守纪 廉于奉公
- ·关于孟广美曾被下药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 ·二手车大流通新政实施一周年:市场流通加速
- ·是 Baseus倍思的使命与追求
- ·征信异议申诉五个步骤及协商方法步骤
- ·人说恋爱就像放风筝这是怎么回事?
- ·关于后患无穷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有关七龙珠之魔人布欧这是个什么梗?
- ·缺少流量既是事实也是必然的趋势
- ·八集纪录片《长征
-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 ·巩固经济回稳向上基础
- ·未来的工作中够花还将不断总结提升
- ·国民养老保险高度重视个人养老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