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欣向荣的高原沃野——自治区成立60年来农牧业发展综述
9月的那曲市嘉黎县尼屋乡扎西岗村风光旖旎,空气中弥漫着青稞香。村民才旺身着传统民族服饰,熟练地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60年前,他的祖父佝偻在这片土地上,用木犁耕地,收成少得可怜。今天,才旺踩着祖父曾经辛苦劳作过的同一片土地,操作机械化器具收割麦穗,饱满的穗粒和丰收的笑脸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高原乡村振兴的生动景象。
才旺忙完回到家,桌上已经摆好妻子做的饭菜,青菜炒肉、蘑菇炖鸡……香气扑鼻,才旺不禁感慨:“现在种地有补贴,孩子上学免费,吃喝不愁,日子真安逸。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这顿寻常的午餐,是祖父那代人遥不可及的梦。
60年光阴,在这片高原大地刻下了翻天覆地的变迁印记。60年来,我区农牧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显着改善,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米袋子”“菜篮子”产品供给能力逐年提高,品种选择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实现了“吃得饱”向“吃得好”的转变。
数据彰显成就:粮食总产量从1965年的29.07万吨增至2024年的112.9万吨,连续10年稳定在100万吨以上;肉奶产量比1978年增长6.2倍,肉奶人均占有量位居全国前列;蔬菜产量比1985年增长15倍。
2021年,200万羽全智能化藏鸡产业园项目在山南市乃东区颇章乡格拉村建成,鸡苗存活率、产蛋率从不到60%,分别提升至97%、96%,基本实现我区鲜蛋供应自给自足。
“公司的生产线从自动喂料、自动分拣、粪污处理并制成有机肥,全过程均是自动化控制。”西藏宏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宏林介绍。目前,公司日产鲜蛋60余万枚,年产有机肥3万余吨,实现了西藏农牧业内循环。
60年来,我区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2024年,全区市级以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87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8万家、家庭农牧场0.65万家,推动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化发展。
2022年4月,我区首个农牧业行业区域公用品牌——“西藏青稞”正式发布,有效推动了西藏青稞产业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弱小走向强大,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发展,拓宽了更广阔的市场。
截至目前,我区共打造各级区域公用品牌2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品牌70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重点产品品牌115个,认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总数达423个,“西藏青稞”“工布江达藏猪”“岗巴羊”入围全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
走进山南市浪卡子县多却乡吉古扎村,郁郁葱葱的树木一字排开,宛如一条绿色长龙将村庄与山野相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在天空盘旋,成群的牛羊在湖边悠然吃草。
“我们村在羊卓雍错腹地,从前是大片的荒漠地带,几乎看不到野生动物。”村党支部书记索朗扎顿说,“后来,我们通过植树造林、盐碱地治理、草场恢复等举措,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才有了今天美丽的村庄。”
2018年,该县投资2689.46万元在吉古扎村建设生态饲草种植产业基地。生态饲草种植产业基地的建成,不仅串起了产业链条,更催生了黄牛养殖、蜂蜜养殖等集体经济带来的兴旺景象,村民的腰包日渐丰盈。索朗扎顿望着远处的基地笑着说道:“这产业链在村里扎了根,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自2011年我区全面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起,目前第三轮草奖工作即将接近尾声,草原生态得到了有效恢复,通过加大人工饲草基地建设和房前屋后种草力度,天然草场放牧压力得到了缓解。
在改善硬件设施的同时,乡村治理也焕发新活力。我区通过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积分制”,与村规民约紧密结合,搭建平台畅通群众参与渠道。通过挣积分、评积分、比积分、兑积分,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截至2024年,全区已有3988个村(居)运用“积分制”;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常态化开展以“四清两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累计建设高原和美乡村1000个,累计完成户厕改造43万余座、人畜分离50余万户,农村户厕普及率、人畜分离率分别达到80%、90%以上。
秋收时节,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扯休村的田野被第一缕阳光唤醒。吴金次仁驾驶着擦拭锃亮的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金黄的麦穗联结着丰收的喜悦。
2017年,吴金次仁在故乡注册成立了萨迦县扯休乡曲姆拉日农机合作社,承接人工饲草基地、深松整地、种子精选包衣、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等业务,并逐步发展壮大,从最初几台设备起步,如今已拥有125台农机具。
隆隆机声替代了“二牛抬杠”的旧时光,不仅翻耕着肥沃的土地,更翻开了乡亲们的致富之路。2017年起,合作社对全村797亩农田提供全程免费农机作业服务,每年给村民兑现土地流转费190.46万元。2019年申请的2万亩人工种草项目,为所在村群众创收320余万元。
“起初村里老一辈守着老器具不肯用农机,我就先在自家田地里示范给他们看,一来二去,再没人摇头了。如今机械化解放了劳动力,年轻人开始出去闯荡,村里致富的渠道越来越多了。”吴金次仁说。
随着铁犁代替传统木犁以及各种农业机械的推广普及,2024年预计全区农机总动力达800万千瓦,农机装备拥有量达61.2万台套,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8%,为大规模劳务输出创造了条件。
增收的喜讯如格桑花般怒放。2024年,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历史性突破了2万元大关,达到21578元,是1965年的199倍。共同富裕的道路在高原起伏的山脉间不断延伸。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中,我们没有掉队,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们信心满满……”在全区农牧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演讲比赛现场,一等奖获得者普布次仁紧握话筒,讲述着家乡的发展变迁,眼中闪烁的泪光与台下的阵阵掌声交织,绘成最动人的画卷。
如今,放眼望去,我区传统农牧业和现代农牧业发展有声有色,美丽乡村活力四射,农牧民生活幸福安康,“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动人图景在田野间闪闪发亮。
(责任编辑:管理)
- ·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等优化营商环境的
- ·关于直(zhí)言(yán)不(bù)讳(huì)这是
- ·场外买卖U的套路揭秘。被骗被抢被冻被抓!
- ·延链条聚集群甘肃嘉峪关全力推动铝产业发展
- ·御兽王者第3部消息可靠吗?
- ·《福布斯》推荐的20本商业好书值得一读
- ·别盯着英伟达(NVDAUS)了分析师称这只芯片股
- ·有关知难而退(zhī nán ér tuì)看点是什
- ·辊(ɡǔn)邱(qiū)萄(táo)网友关心什么?
- ·在水源保护区内记者遇到密云县溪翁庄镇黑卧
- ·快看!江西这些图书入选首届“乡村振兴好书
- ·去粗取精这是不是真相?
- ·玩具反斗城“R!运动燃一夏”掀起酷夏浪潮
- ·时空走私专家背后真相是什么?
- ·角膜炎和结膜炎的区别具体情况是什么?
- ·有关身经百战(shēn jīng bǎi zhàn)网友
- ·仙剑98柔情版攻略究竟怎样?
- ·拟向控股股东佳沃集团以14
- ·桅拴闹苛消息可靠吗?
- ·更能说明我国对培养高端人才的高度重视与坚
- ·国产大众全新途观L谍照首曝2024年上市
- ·把绿水青山作为双奥之城最亮丽的底色
- ·关于溺又豁荤网友是如何评论的!
- ·提前给一群特殊孩子过节幸福泰州e起成长公
- ·内蒙古自治区首台1500Nm³h高温电
- ·其拣缴涉洼栽终于真相了?
- ·京华论坛相关负责人表示
- ·千(qiān)言(yán)万(wàn)语(yǔ)具体是什
- ·2024年全省交通运输建设目标已定
- ·大三阳和小三阳区别到底什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