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顾潮:“六个坚持”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最后编辑时间:2023-07-17 21:53:14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7月15日,首届江苏青年技能周在盐城技师学院开幕,江苏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同日举行。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顾潮在论坛上做主旨演讲时指出,当前招工难与就业难并存的就业结构性矛盾引发广泛关注,技能人才供需匹配不均衡,求人倍率持续高位运行。加快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推动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重点要做到六个坚持。

  坚持立德树人的使命。技工院校必须把准政治方向,注重德技并修,强化实践育人培养创新能力。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大力实施与企业紧密接轨的工作过程导向、行动导向教学。深入开展“创响江苏”创业培训进校园活动,全面开展针对性、梯次性、补贴性的创业意识、创业政策、创业技能培训。

  坚持服务产业企业的定位。技工教育是专注于系统化、专业化技能培养的教育类型,要服从于、服务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现阶段技工院校要着眼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友好型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聚焦数字经济、实体经济、“一老一小”、乡村振兴,加快培养全面合格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坚持促进就业创业的导向。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举措。2022年以来,江苏人社全系统推进建立培训政策、培训资金、培训项目和管理机制“四统一”的工作体系,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技工院校为主力的大培训格局,明确技工院校每年承担的政府补贴性培训规模原则上不少于当地总培训人次的三分之一。全省技工院校要主动适应发展需要,当好培训主力,增强培训能力,提升培训质效,勇挑培训工作大梁。

  坚持技工教育的特色。技工教育最大的亮点和特色,是施行工学一体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融为一体,打造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构建工学一体的教学环境,培育工学一体的教师队伍,真正做到“学中做,做中学”,推动技工教育可持续发展。

  坚持校企合作的路径。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的基本办学制度。校企合作的水平决定学校发展的水平,校企合作的深度体现学校服务发展的贡献度。技工院校要进一步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大力引企入校,积极办校进企,打造产教联盟,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

  坚持安全生产的底线。安全稳定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技工院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强化安全意识,夯实防护基础,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应对能力,担当作为、履职尽责。

  近年来,江苏聚焦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大力实施制造业技能根基工程、数字技能提升行动、青年群体专项职业技能培训计划,深化技工教育改革创新,技能人才队伍呈现规模扩大、结构优化、质量提升的良好局面。目前,江苏高技能人才总量达475万人,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975人,全省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的比例达29.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32.8%,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能保障。(沉璇 赵畅)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