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周刊遇见红树林

最后编辑时间:2023-09-04 07:40:50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因环岛旅游公路规划选线,我走遍了海南大大小小的海湾。只要途经滩涂地,如西部儋州新英湾、东部文昌八门湾、南部陵水新村港、北部海口东寨港一带,即会遇见一片片红树林及一群群鸟类,滩涂与红树林、鸟群似乎形影不离、相依相惜。在海南诸多的红树林中,海口东寨港红树林集中连片而最具特色。

  红树林因在净化海水、防风消浪、维护生物多样性、固碳储碳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的美誉。海口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达33.4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一个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许多鸟类、鱼、蟹、虾、贝等动物,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树种最多、林分质量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红树林保护区。

  一进入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顿感肺腑通透,周身舒爽,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里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常年都在五千以上。放眼望去,满眼绿色,绿得安详静谧,绿得密密麻麻、层层迭迭。树冠硕大,树叶肥厚,光亮如革,树干形态奇特,特别是红树林的根系发达,有板状根、支柱根、指状及笋状呼吸根等,盘根错节、交相团结、齐聚一气,扎于淤泥中形成稳固的支架,汲取大地海水之精华,顽强抵抗波浪对海岸的侵蚀。

  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我到过附近的1605年琼州大地震下沉的72个海底村庄遗址,这片红树林在默默守护着这些海底村庄,祈祷灾难不再。2014年的“威马逊”超强台风,有红树林守护的堤坝安然无损,东寨港地区居民的损失也较其他地区少。全国红树林植物种类37种,东寨港即有36种。

  除了高大的海桑、海莲,这里广泛种植红海榄、木榄、秋茄等,其中有水椰、木果楝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红榄李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014年统计时,全国仅有14株,是保护区科技工作者王式军历经千辛万苦,几十年如一日在此引种繁育,现正逐渐走出灭绝危机。

  红树植物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动物提供丰富的饵料。红树林是全球水鸟迁徙的歇脚站和繁殖地,每年9月开始,陆续有大量的越冬候鸟从此经过,部分候鸟在此越冬,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的贵嘴白鹭、黑脸琵鹭、白琵鹭、黑嘴鸥等。

  资料记载,红树林中许多植物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正红树、木榄、秋茄、桐花树的树皮富含单宁,可入药,对肠道具有特殊的收敛抗腹泻作用;当地村民常用木榄、海莲的树皮治疗烧伤;角果木单宁含量最多,含有抗肝癌的药物成分;老鼠簕的根还可治疗肝炎、肝脾肿大等症状;榄李叶片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湿疹及皮肤瘙痒等。

  近些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普及,当地村民积极配合政府实施退塘还林、滩涂造林等,新增红树林面积140公顷,新建鸟类保护站,在红树林沟汊岸边,还收集利用吃剩的生蚝壳捆绑堆积护岸,既废物利用,又生态护岸,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让生蚝壳以另一种生命形式成为护岸卫士。通过实施生态修复工程,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质从原来的劣Ⅴ类提为Ⅲ类,从2013年到2021年,鸟类记录从180种增加到219种,鱼类记录从129种增加到165种,海草种类由3种增加到4种,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

  红树林地区的海产品品种多,营养丰富,肉质鲜嫩,特别香甜可口,游客在参观游览后,往往就近找一家农家乐享受海鲜大餐,既养眼养心又养口养胃。当地村民还利用红树林这个金字招牌建设共享农庄,经营民宿,吸引不少市民周末去度假。护了生态、鼓了钱袋,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红树林出污泥而不染,经风浪而不屈,吸的是咸水,吐出的是负氧离子,这种坚忍、向上、奉献的品质,令我心生敬畏。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