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从五方面落实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

最后编辑时间:2025-03-10 08:36:0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人民网北京3月9日电 (方经纶)“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最终目的是让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為、老有所乐,安享幸福晚年。”3月9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的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民政部部长陆治原从五方面介绍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就像上学有学校、就医有医院一样,发展养老服务也要有相应的机构。”陆治原表示,民政部将在已有养老服务设施基础上,推进在县(区)一级健全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在乡镇(街道)一级健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在村(社区)健全必要的养老服务站点,构建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一刻鐘养老服务圈,為广大老年人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第二是贯通协调居家、社区、机构三类服务形态。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导向,优化居家為基础、社区為依托、机构為专业支撑,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供给格局。着力完善老年人床边、身边可感可及的养老服务政策措施,特别是要发挥社区、养老机构对居家养老的支持支撑作用,民政部大力发展助餐、助医、助洁、助急等上门服务,让老年人享有更好的“家门口”养老服务。

  第三是按照兜底、普惠、市场分类推进养老机构改革。发展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三类养老机构。其中,兜底保障型养老机构主要面向“三无”老年人和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承担兜底养老功能。普惠支持型养老机构面向全体老年人,為多数老年人提供价格可承担、质量有保障、比较普惠的养老服务。完全市场型养老机构充分竞争、优质优价。这三类机构要明确定位、功能互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

  陆治原表示,民政部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强化政府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发展养老產业,推动养老服务產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不断丰富养老服务发展的供给格局。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发挥社会参与作用,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眾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志愿者和社会工作者等广泛参与的社会养老服务。

  第五是强调了养老规划、财政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养老金融、养老科技,特别是信息化发展运用等五方面要素保障措施。

  “民政部将充分发挥全国老龄办的职能作用,会同相关部门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一件抓落实,切实把中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陆治原说。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