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考证”热潮:掌握专业技能的新时代通行证

最后编辑时间:2025-04-10 14:34:09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近年来,伴随着竞争日益激烈的职场环境,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考证”热潮。无论是在沿海城市还是内陆地区,许多求职者和在职人员都在努力追逐属于自己的“一本好证”。这些证书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认可,更是持续学习与坚持不懈的象征。尤其在石油石化这样专业性极高的行业,很多岗位明确要求“持证上岗”。本文将带您走近几位在各自岗位上努力考证的石化人,探索他们背后的故事。

  在江汉油田研究院工作了近20年的康杨阳,是地质资料管理领域的资深专家。近年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趋势愈发明显,康杨阳见证了行业的蜕变。从早年依赖手工操作,到如今依托高科技的信息管理系统,行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上升。特别是在2022年,全国地质资料汇交专员体系建设中,康杨阳成功考取了集团首批汇交专员的资质证书,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先锋。

  金陵石化的刘雨辰,对于健康、安全和环保(HSE)持续提升的追求,也让他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考证之路。作为炼油四部安全环保室的副主任,刘雨辰决心成为一名专业的嗅辨员。在面对严苛的考试和培训时,他还坚持不吸烟、不喝酒,以保持敏锐的嗅觉。如今,刘雨晨作为一名嗅辨员,每天都要在工作现场花费两小时进行环境异味监测,确保企业环保指标达标。

  在上海石化,面对公司200台储罐的检定工作,仪控中心的叶琳并没有退缩。公司要求所有检定人员必须通过国家法定机构的考核,取得检定资格证书。为了完成这个重要任务,她从零开始,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成功获取“立式金属罐检定员证”。这不仅让她能够独立完成内部未检金属罐的精准检定,更为公司的安全合规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塔河炼化,赵吉鹏作为仪控岗的成员,深知在线监测设施的重要性。随着国家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他意识到必须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他通过学习,获得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颁发的环境监测人员培训合格证。如今,他为环境在线监测设施的稳定、合规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专业支持。

  在沙特马赞项目部,阿瑞夫作为阿美作业票接收员,利用下班时间自学,成功通过了沙特阿美的作业票考试,成为能够处理相关工作的合格员工。阿瑞夫的故事展现了跨文化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也为团队注入了新鲜活力。

  徐自力是西南石油工程公司项目安全管理人员,面对NEBOSH IGC证书的高要求,他主动承担起带队的责任。在白天繁忙的工作中,他利用晚上进行学习,推动了团队40人共同取得了这一重要证书,确保了钻修井队的顺利开钻。

  在华北石油工程公司SP70钻井队,外籍焊工伍曼经过中方师傅的悉心辅导以及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取了国际焊工证,展现了自身在焊接和切割领域的专业能力,也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姚宁在中天合创化工分公司党群工作部从事心理咨询和员工帮扶工作的同时,积极考取沙盘游戏咨询师证,为企业青年职工的心理健康提供支持。她的创新做法不仅增强了班组的凝聚力,也帮助职工释放压力。

  在安徽淮南油库,年近50的安全管理员祁庆艳,在面对油库精细化管理需求时,决心提升自我。利用零散的时间进行学习,经过两年的努力,成为了油库标准化、合规化管理的“安全卫士”。

  在浙江衢州石油,法务岗的吴茗沁意识到法律知识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经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她一次性通过了法律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能够在工作中更自如地应对法律问题。

  考证的过程虽充满艰辛,但当证书握在手中的那一刻,那份喜悦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这些证书不仅是对从业技能的承认,也是学习和成长的见证。正如这些石化人的经历所示,持续学习是每一个职业人士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无论您是否身处石油石化行业,还是在其他领域,您的考证经历又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您的故事!

  致读者:为了方便读者随时随地阅读,《中国石化报》每天上午8点准时更新,欢迎广大读者支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