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北交所】估值为尺-北证回调已至低点回购+增持+股权激励增信心
2024年1月2日,北证总市值达4658.32亿元高点,随后进入回调期,2024年2月5日达到第一个低点位置,总市值3209.70亿元,相对于2024年1月2日跌幅31.10%。2024年2月5日至2月29日,北证有一定幅度反弹,随后缓步回落,截至2024年7月9日收盘,北证总市值2962.65亿元,相对于2024年2月29日小高点跌24.53%;相对于前期两个低点2023年10月23日、2024年2月5日的涨跌幅分别为+23.09%、-7.70%;剔除自2023年10月23日以来的25只新股影响后,相对涨跌幅分别为+11.65%、-9.19%。北交所中72.32%的标的股价仍然高于2023年11月行情发动前的低点;而80.33%的标的已跌破2024年2月5日阶段性低点。估值上,2024年7月9日北证整体法PE TTM剔除亏损企业为18.2X;整体法PB MRQ为1.86X。与科创板、创业板相比,2023年10月,PE TTM上,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分别在40%、50%上下;2024年1月4日比值达到最高,分别为72.47%、93.08%;随后,随着北证逐渐回调,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逐渐回到55%、70%上下。PB上,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在2023年11月前分别在50%、60%上下,11月后较快提升至90%、100%,目前回落至70%、75%上下。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1月2日的上涨阶段中,市值0-5亿元涨幅更高,2024年1月2日至今回调阶段,10-20亿元组下跌幅度最大。新“国九条”发布对主板、科创板、业板上市标准要求提高,主板*ST标准也进行了提高,导致ST股票数量或较快有所增加,同时受到较大影响的还有小盘可转债和小市值股票。北证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产生由于认知不足而“误杀”的情况,但是对比来看北证标的成长性优于沪深主板、创业板中的小市值企业。
近一年中,2023年10月北交所回购、增持、股权激励企业数都达到最高,分别为29家、12家、7家,目前再次出现数量上升趋势,2024年6月北交所回购、增持、股权激励企业数分别为14家、9家、2家,回购、增持、股权激励加速或为产业资本认为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北交所估值已处于较低阶段,同时多措并举释放积极信号、提振市场信心。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深改19条”提出大力推进投资端建设,通过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投资者参与度,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此外新“国九条”对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标准要求提高,北交所或间接受益,上市门槛或将随之水涨船高。在此背景下,“315”、新兴行业背景下的专精特新企业或为成长型投资潜力企业;北证共16家标的PB低于1,安全边际较高;2023年ROE高于8%且同比有所提升的共63家。
截至2024年7月9日收盘,北交所上市企业249家,北证50盘中达到新低658.17,北证市场总市值为2,962.65亿元。自2023年以来,北证市值可以由2023年10月23日、2024年2月5日分为两段。
第一个阶段为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2月5日,北交所市场波动幅度较大,与2024年1月2日,达到本阶段高点,总市值达到4658.32亿元,相对期初的2406.84亿元涨幅达到93.55%,剔除本阶段新上市的15家企业带来的302.09亿元的市值增量,涨幅为80.99%。随后,北交所进入回调期,2024年2月5日达到第一个低点位置,总市值3209.70亿元,相对于2024年1月2日的高点市值跌幅为31.10%,剔除2023年10月23日以来的新股影响后,本阶段跌幅为32.07%。
第二阶段为2024年2月5日至今,北交所市值波动逐渐减小,市场逐渐回归理性。2024年2月5日至2月29日,北证有一定幅度反弹,2月29日总市值达到3925.53亿元;随后缓步回落,截至2024年7月9日收盘,北证总市值为2962.65亿元,相对于2024年2月29日的小高点跌幅为24.53%。
总体来看,7月9日市值相对于前期两个低点2023年10月23日、2024年2月5日的涨跌幅分别为+23.09%、-7.70%;剔除自2023年10月23日以来的25只新股带来的市值增长275.37亿元后,相对涨跌幅分别为+11.65%、-9.19%。
具体标的走势上来看,截至2024年7月9日,北交所共72.32%的标的股价仍然高于2023年11月前低点;与2024年2月5日的阶段低点相比,19.67%的标的股价仍然相对上涨,而80.33%的标的价格已经跌破阶段性低点。
对比北证、科创板、创业板的估值情况来看,2023年10月至2024年2月初,北证PE TTM与创业板、科创板逐渐接近。
从北证相对于科创板与创业板的PE TTM折价曲线月,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分别在40%、50%上下;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初,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提升速度较快,意味着折价逐渐减小,2024年1月4日比值达到最高,分别为72.47%、93.08%;随后,随着北证逐渐回调,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逐渐回到55%、70%上下的水平。
PB估值上,科创板、创业板自2023年7月有所下降,同样在2023年11月至2023年底北交所与科创板、创业板数值接近,2024年1月2日北交所PB首次超过创业板估值。
从PB的比值上来看,北证/科创板和北证/创业板在2023年11月前分别在50%、60%上下,11月后较快提升至90%、100%,随后逐渐回落,目前在70%、75%上下。
截面数据来看,2024年7月9日,PE估值上,北证/科创板与北证/创业板分别为54%、67%;PB估值上,北证/科创板与北证/创业板分别为69%、74%。
截至2024年7月9日,北交所企业市值分布上,占比最高的5-10亿元,占比达到56.63%,其次为10-20亿元的25.70%。对比2023年10月23日市值分布情况,0-5亿元组占比缩水20个百分点,5-10亿元、10-20亿元公司数量都有所增加,20-50亿元、50-100亿元和100亿元以上的公司数量占比变化较小。
根据市值进行分组分析,在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7月9日,市值为0-5亿元、5-10亿元等偏小盘股标的涨跌幅均值较高,分别为45.94%、31.97%;50-100亿元市值企业跌幅最大,为19.73%。
分阶段来看,2023年10月23日至2024年1月2日的上涨阶段中,小盘股涨幅更高,市值0-5亿元组区间涨幅最高,为139.86%。
2024年1月2日至7月9日为回调阶段,仍然按照上涨前的市值分类来看,10-20亿元组下跌幅度最大,达到38.68%,此前涨幅最高的0-5亿元、5-10亿元组分别下跌34.11%、35.80%。以1月2日市值分组,20-50亿元市值股区间跌幅最大,达到39.84%。
2024年2月5日低点与2024年7月9日对比来看,100亿元以上大市值标的、0-5亿元小市值标的上涨,涨幅均值分别为7.08%、1.58%,20-50亿元组的跌幅最大,达到21.34%。
北交所由于定位与中小企业,导致上市企业中市值较小的标的较多,市场对微盘股撤出情绪牵引对北交所有一定影响,北证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而产生由于认知不足而“误杀”的情况。
将北证与沪深主板、创业板中的小市值企业对比来看,营收方面,2023年、2024Q1北证标的中营收增长的标的数量占比分别为59.44%、62.65%,高于深证主板、上证主板与创业板中小市值股票表现。
利润方面,2023年、2024Q1北证标的中归母净利润增长的标的数量占比分别为54.22%、47.79%,2023年表现仅次于上证主板0-20亿元组,2024Q1表现上,上证主板20-50亿元组表现最高,北证标的与深证主板20-50亿元组相近,优于其余四组。
近一年中,北交所回购企业数于2023年10月达到最高的29家,随后2024年1月为最少的月份,仅9家实施回购,2024年6月有小幅提升,共14家实施回购。以大股东、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加速回购,究其原因或为产业资本认为2023年10月、2024年6月北交所估值处于较低阶段。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持股变动来看,2023年7月、2023年10月为2023年的两个增持企业数量高峰,分别为15家、12家,随着11月行情开启,减持企业数有所增加,增持企业数逐渐下降,自2024年3月以来,随着北交所行情回调的逐渐推进,增持企业数量开始上扬,2024年6月增持企业9家。
股权激励计划上,截至2024年7月12日,北交所有89家有股权激励计划,数量占比达到35.74%。
最新股权激励公布时间上,近一年中2023年10月公布股权激励计划的北交所上市企业最多,达到7家,其次为2023年9月的4家,2024年6月共2家公布股权激励计划。
2023年9月1日,证监会制定并发布《关于高质量建设北京证券交易所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北京证券交易所稳定发展和改革创新,加快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系统合力。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1+N+X”政策框架的专项安排。在此基础上,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发布首批八项改革创新举措。结合北交所两个五年期发展目标,北交所的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上市条件更为包容,未来几年高质量扩容仍是北交所发展的主要目标。随着政策不断推进与有效落实,新三板、北交所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独立市场定位有望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吸引更多优质中小企业和长期资金入场,市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深改19条”提出大力推进投资端建设,通过扩大投资者队伍、优化投资者结构、提升投资者参与度,为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从企业端来看,《意见》也强调要加快高质量上市公司供给。对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在符合北交所市场定位前提下,允许其首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这个调整没有改变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架构和逻辑,解决了北交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有利于服务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夯实北交所长期发展根基。
此外新“国九条”对主板、科创板、创业板上市标准要求提高,北交所理论门槛并未变化,但是强调了北交所市场定位、差异化发展,部分定位合适企业可能因此改道北交所,北交所或间接受益,上市门槛或将随之水涨船高。
在《2024年下半年策略:新质新向北交所,坚持发掘成长力量》中我们提出“315”(PE 15X上下、营收增长在15%上下、市值10-15亿元)或为成长型投资潜力企业,新兴行业背景下的专精特新企业,预计将是下半年仍有许多企业布局发展与市场投资机会。
PB作为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一般数值越小安全边际越高,北交所上市企业中有16家PB1的标的。
ROE是评估一家公司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个持续高水平的ROE可能意味着企业有良好的商业模式和管理团队,从而具备更强的增长潜力,ROE提升一般意味着公司盈利能力增强,财务情况得到改善,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北交所2023年ROE高于8%且同比有所提升的企业共63家,其中7家的ROE(摊薄)增加高于5个百分点。
☞北证50:三元基因森萱医药连城数控天力复合利通科技创远信科民士达鼎智科技安达科技康普化学曙光数创华岭股份海能技术硅烷科技恒进感应奥迪威邦德股份骏创科技凯德石英吉冈精密禾昌聚合吉林碳谷同力股份德源药业颖泰生物富士达艾融软件球冠电缆
☞优质个股:万达轴承科强股份美登科技雅达股份美邦科技并行科技建邦科技佳先股份泓禧科技视声智能万通液压派诺科技铁大科技星昊医药开特股份秋乐种业无锡晶海克莱特富恒新材广脉科技华密新材易实精密华洋赛车武汉蓝电科润智控天铭科技方大新材基康仪器三祥科技方盛股份科达自控宁新新材路斯股份中科美菱朱老六新芝生物威贸电子天润科技欧福蛋业一致魔芋佳先股份迅安科技欧普泰太湖雪瑞奇智造骑士乳业青矩技术天罡股份天马新材晟楠科技柏星龙康比特同惠电子
☞专题策略:高股息西部大开发以旧换新恒生A股专精特新50指数沐光而行高质量扩容改革赛道盘点稀缺性投什么成长之花经验借鉴向阳而生指数回购上市路径
☞新三板:瑞红苏州四维传媒阳光精机原子高科华电光大东风机电本源环境鹏盾能源阳光精机蓝耘科技圣兆药物
开源北交所研究团队专注北交所,新三板,科技新产业研究,连续多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水晶球奖最佳新三板北交所研究、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分析师等荣誉。
(责任编辑:管理)
- ·付政浩:😓首钢本赛季能连签三
- ·日产Z实车被曝光!果然是淑女Z?
- ·关于面相学下巴发生了什么?
- ·有关顾名思义(gù míng sī yì)可以这样
- ·并对处于重腐蚀区段的设备进行差异化防腐设
- ·史酷比古墓逃生这又是个什么梗?
- ·有关乳晕大怎么办网友如何看?
- ·朱镕基同志简历
-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发力
- ·代销业务实现双向 T+0
- ·中国物流学会与日日顺供应链携手打造日日顺
- ·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领域最系统最全面
- ·还强调将加大力度促进美非伙伴关系
- ·关于钟鸣鼎食(zhōng míng dǐng shí)可
- ·此次警示教育还组织与会人员观看警示教育片
- ·U-21联赛决赛第一阶段第1轮综述(呼和浩特
- ·民进党大内宣2025年完成3艘“台造潜舰”被
- ·关于“户”的问题您清楚吗?
- ·有关茁(zhuó)骇(hài)钙(ài)会有什么样影
- ·2021KPL春季赛总决赛南京Hero久竞斩获第十
- ·作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
- ·窄(zhǎi)伦(lún)伊(yī)岸(àn)究竟什么
- ·有关花花公子有没有后续报道?
- ·有关峡江寺飞泉亭记可以这样解读吗?
- ·有关博古通今(bó gǔ tōng jīn)详情介绍
- ·也有利于为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 ·56只科创板股获北向资金及杠杆资金集体加仓
- ·斧(fǔ)市(shì)是这样理解吗?
- ·关于花式桌球表演究竟怎样?
- ·来蒲城赏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