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基热!平均发行规模创近15年新高四大变化看2024年债基发行

最后编辑时间:2025-01-02 08:02:0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2024年,“内卷”成为债市的关键词。国债期货10年期主力合约全年涨近6%,债基规模同步上行。

  中基协数据显示,公募基金市场上的债基规模在2024年11月底已经来到5.98万亿元,虽然从同年7月底7万亿的峰值回落,但和2023年底(5.32万亿元)相比仍增长661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4年成立了336只债券型基金,合计发行份额达到8308亿份,占全年新成立公募基金发行份额总额的70.31%。

  对比历年的数据,2024年债基发行规模创下历史第四高的年度纪录,较去年全年(8192.5亿份)增加116.34亿份。此前,2020年以超万亿的发行份额,创下债基年度发行纪录。

  中长期纯债产品无疑成为2024年基金管理人在债基新发市场的布局主力,新成立了177只中长期纯债产品,合计成立规模为3841.32亿元,分别占2024年全部债基数量和新发规模的52.68%、46.24%。

  不过,与2023年相比,中长期纯债产品成立数量有所减少,顶格发行的情况在2024年依旧出现。数据显示,截至12月31日,有10只2024年成立的中长期纯债产品规模达到80亿元,过半数为利率债产品。

  数据显示,跟随中长期纯债产品,被动指数型债基和混合债券型基金的新成立产品数均为67只,新成立规模分别为3062.45亿元、1020.01亿元。

  政金债为主的被动指数型债基,也是2024年顶格募集的“常客”。数据显示,中信保诚基金、兴证全球基金、泰康基金、易方达基金、银华基金、鹏华基金等9家基金管理人旗下均有政金债产品的募集份额达到80亿份。

  债券ETF的发行节奏则与2023年保持一致,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博时上证30年期国债ETF等2只债券ETF在2024年成立,成立规模分别为60亿元、48.12亿元。2只产品均为对应挂钩指数的唯一一只债券基金。

  值得留意的是,与以往银行作为托管方的情况不同,2只债券ETF均是券商作为托管人,其中,招商证券托管的东财中证1-3年国债ETF更是出现顶格募集的情况。

  而2024年12月31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获批发行,债券ETF的年度新发产品数料将在2025年继续增长。其中,华夏、易方达、南方、海富通等4家基金公司上报产品跟踪“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指数”,博时、广发、大成、天弘等4家公司上报产品跟踪“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

  数据显示,2024年成立新债基的基金管理人数量多达122家。鹏华基金是当年新发规模最大的基金公司,成立了7只债基,合计新发规模达到275.75亿元。

  另外,天弘基金、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等3家头部基金管理人在2024年的新发债基规模也超过200亿元。

  部分此前债基规模偏小的基金公司,2024年出现明显的发力。比如,泰康基金截至2023年底债基规模为511.1亿元,2024年新发规模达到172.81亿元,占此前规模的三成以上。

  另外,东方基金、中欧基金、安信基金、太平基金、长盛基金、东方红资管、华宝基金、金元顺安基金等多家管理人也在2024年明显加大债基布局,当年新发规模占去年债基规模比重均在两成以上。

  外资公募也出现明显发力,路博迈基金截至2023年底债基规模为99.25亿元,2024年新成立4只债基,合计发行规模129.93亿元,在管债基规模随之翻倍。

  苏新基金和泉果基金则是在2024年实现债基规模的“破零”,年内分别成立1只和2只债基,成立规模为59.99亿元、57.53亿元。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