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萧敬腾狂想曲这样理解正确吗?

最后编辑时间:2024-08-25 07:46:3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两个小时左右,3万来斤黄金鲫就经由水路运抵兴化市沙沟镇上的鱼行,近18万元卖鱼款很快到账。随着早市开场,从各个塘口汇聚而来的鲜鱼将发往农副市场、食品企业、景区饭店等处。

  兴化水网纵横,渔业发达,是江苏着名的“鱼米之乡”。当地的“一条鱼”,不仅富了养殖业,兴了加工业,也带动了旅游业发展,成了江苏农特产“接二连三”融合发展的缩影。

  “如果不是今天捕鱼,现在投饵根本不出家门,直接手机操作,还可以看到鱼塘的实时画面。”王金友说。

  作为有着30多年经验的养鱼户,以前最让王金友头疼的就是喂鱼。一袋袋菜籽饼搬到船上,用铁锹拌匀,一锹锹撒到水塘,每天成百上千斤的鱼食,“哪怕是冬季,一到喂鱼时那汗出的,衣服就没有干过。”

  如今,鱼塘全部装上了自动投饵机,定时定量投喂,王金友感慨:“现在承包400亩鱼塘,一年能卖600多万元,从来没觉得养鱼像这样轻松。”

  作为主打农产品,兴化市淡水鱼养殖规模常年维持在16万亩。当地以淡水鱼、大闸蟹为主的水产品年产量超30万吨,连续34年位居江苏省内陆渔业县级之首,渔业经济年产值达260多亿元。

  一条鱼,生产线辆厢式货车陆续驶入兴化经济开发区的大泽水产制品有限公司。这趟运来的5万多斤鲢鱼,是渔业经纪人姜绍喜一早从兴化各塘口收来的。

  72岁的江荣根在外工作了大半辈子,退休后以“游客”身份回到家乡兴化。促使他回乡“旅居”的,是一碗念念不忘的鱼汤面。

  每年住在兴化的时间里,江荣根都会邀请他在上海的“退休团”朋友同来,春看垛田油菜,夏赏万亩荷塘,秋游水上森林,冬观候鸟翔集。沙沟古镇景区内的金沙沟水席馆,一道兴化鱼圆颇受大家的好评。“不少客人都说,就为这口鱼圆来的兴化,吃完还要打包几份带走。高峰期我们一天能卖掉大几百斤。”在金沙沟水席馆总经理张庄巧眼里,鱼汤面也好,鱼圆也罢,都是本乡人的家常饭菜,也是城里人舌尖上的乡愁记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像“兴化的一条鱼”这样“接二连三”的故事,江苏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