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一首村歌唱出村的质朴、城的繁华

最后编辑时间:2024-11-14 19:36:07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营造浓厚的爱国爱家氛围,深化文化惠村、文艺塑村、文明润村等建设,增强广大市民对家乡美、家乡好和强村富民路的认同感,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中国宁波网推出“人文乡村行阿拉村歌唱起来”惠民活动,面向全市各乡村征集原创村歌,挖掘村歌背后的创作故事、乡土文化和悠悠乡愁,唱响宁波乡村“好声音”。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繁盛的商圈、现代化的居民楼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的兰墅桥村,扑面而来的“现代感”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余姚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兰墅桥村经历拆迁,村貌巨变,近千户农户先后搬入了现代化住宅小区兰墅公寓。

  回顾整个变化历程,兰墅桥村结合传统村庄的韵味与现代都市的气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多情的土地,回荡文明向善的歌谣,新时代的我们,团结一心意气风发”伴随村歌的曲调,在兰墅桥村的文化礼堂里,记者遇到了正在排练村舞的兰墅桥村舞蹈队。

  但村歌的曲调较高,传唱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村歌的知名度,兰墅桥村舞蹈队成员集思广益,最终创作完成《兰墅桥美丽新家园》村舞。

  “村舞是基于村歌的再创作,我们的村歌旋律舒缓、叙事性强,因此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也会更加简洁和柔和。”舞蹈队队长王晓芹告诉记者,“希望借助村舞,能吸引更多村民参与村歌的传播。”

  兰墅桥村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二十多年来,村里陆续组建了锣鼓队、舞蹈队、戏曲队等10余支文化团队。兰墅桥村党委书记陈志文坦言:“村民的热情高涨,原先的文化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基于此,近年来兰墅桥村积极打造各类文化品牌,同时全力建设各类文化设施。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集“一馆、一台、二堂、五室”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家园馆、道德讲堂、舞蹈室等应有尽有。此外,该村还围绕“和美兰墅”文化品牌,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节。其中,“兰墅好声音”已连续举办九届。今年十月,第十届“兰墅好声音”也将如期与村民见面。

  “住进新小区之后,我们的文化活动不减反增。活动变多、老朋友间也住得更近,村民间的关系自然变得更加紧密。”村民张爱芬笑着说。

  漫步于兰墅桥村内,美观实用的沿江景观道、现代化的楼房、充足的停车位与充电桩“都市的痕迹”既是兰墅桥村的“新貌”,也为兰墅桥村带来新的“机遇”。

  “从传统村庄到现代化小区,村级集体经济也要找到新的增长点。”陈志文说。近年来,兰墅桥村积极挖掘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新动力。据了解,投资约1.8亿元,总面积约34800平方米的两栋全新综合楼已于今年上半年建设完成。“综合楼即将进入招商阶段,等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近800万元。同时,我们还会在综合楼里引入一家星级菜市场,实现便民与增收的共赢。”

  正如村歌所唱,兰墅桥村的发展,始终从村民的需求出发,依托村民的“愿望”,拥抱城市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兰墅桥村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抢抓机遇、积极发展,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先进村、省文明村等各项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宁波市文化特派员工作,在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黄利明的指导下,通过编排桥文化文艺节目、村情景剧等方式,努力打造桥文化品牌,提高村庄在区域内的知名度。”陈志文说。

  兰墅桥村位于余姚西南部,旧时因村内有兰墅桥而得名。如今,在城与村的“协奏”中,“桥文化”品牌将成为兰墅桥村新的“起点”,带领村庄走向未来。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为营造浓厚的爱国爱家氛围,深化文化惠村、文艺塑村、文明润村等建设,增强广大市民对家乡美、家乡好和强村富民路的认同感,凝聚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中国宁波网推出“人文乡村行阿拉村歌唱起来”惠民活动,面向全市各乡村征集原创村歌,挖掘村歌背后的创作故事、乡土文化和悠悠乡愁,唱响宁波乡村“好声音”。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繁盛的商圈、现代化的居民楼今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余姚市兰江街道的兰墅桥村,扑面而来的“现代感”让人印象深刻。

  随着余姚市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兰墅桥村经历拆迁,村貌巨变,近千户农户先后搬入了现代化住宅小区兰墅公寓。

  回顾整个变化历程,兰墅桥村结合传统村庄的韵味与现代都市的气息,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多情的土地,回荡文明向善的歌谣,新时代的我们,团结一心意气风发”伴随村歌的曲调,在兰墅桥村的文化礼堂里,记者遇到了正在排练村舞的兰墅桥村舞蹈队。

  但村歌的曲调较高,传唱难度较大。为进一步提高村歌的知名度,兰墅桥村舞蹈队成员集思广益,最终创作完成《兰墅桥美丽新家园》村舞。

  “村舞是基于村歌的再创作,我们的村歌旋律舒缓、叙事性强,因此在舞蹈动作的设计上也会更加简洁和柔和。”舞蹈队队长王晓芹告诉记者,“希望借助村舞,能吸引更多村民参与村歌的传播。”

  兰墅桥村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二十多年来,村里陆续组建了锣鼓队、舞蹈队、戏曲队等10余支文化团队。兰墅桥村党委书记陈志文坦言:“村民的热情高涨,原先的文化设施已经难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基于此,近年来兰墅桥村积极打造各类文化品牌,同时全力建设各类文化设施。截至目前,该村已建成集“一馆、一台、二堂、五室”为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家园馆、道德讲堂、舞蹈室等应有尽有。此外,该村还围绕“和美兰墅”文化品牌,积极举办各类文化节。其中,“兰墅好声音”已连续举办九届。今年十月,第十届“兰墅好声音”也将如期与村民见面。

  “住进新小区之后,我们的文化活动不减反增。活动变多、老朋友间也住得更近,村民间的关系自然变得更加紧密。”村民张爱芬笑着说。

  漫步于兰墅桥村内,美观实用的沿江景观道、现代化的楼房、充足的停车位与充电桩“都市的痕迹”既是兰墅桥村的“新貌”,也为兰墅桥村带来新的“机遇”。

  “从传统村庄到现代化小区,村级集体经济也要找到新的增长点。”陈志文说。近年来,兰墅桥村积极挖掘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新动力。据了解,投资约1.8亿元,总面积约34800平方米的两栋全新综合楼已于今年上半年建设完成。“综合楼即将进入招商阶段,等正式投入运营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近800万元。同时,我们还会在综合楼里引入一家星级菜市场,实现便民与增收的共赢。”

  正如村歌所唱,兰墅桥村的发展,始终从村民的需求出发,依托村民的“愿望”,拥抱城市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兰墅桥村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中抢抓机遇、积极发展,获得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先进村、省文明村等各项荣誉。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宁波市文化特派员工作,在余姚市姚剧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黄利明的指导下,通过编排桥文化文艺节目、村情景剧等方式,努力打造桥文化品牌,提高村庄在区域内的知名度。”陈志文说。

  兰墅桥村位于余姚西南部,旧时因村内有兰墅桥而得名。如今,在城与村的“协奏”中,“桥文化”品牌将成为兰墅桥村新的“起点”,带领村庄走向未来。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