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扦(qiān)凝(nín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最后编辑时间:2023-12-21 19:45:26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冬季玩雪欢乐多, 从“青铜级别”的打雪仗、堆雪人到“白银级别”的雪地作画,甚至“王者级别”的雪花玫瑰、雪雕龙……你到了玩雪哪一级?等等,今天小石榴要说的可不是玩雪,而是雪的秘密。

  首先要了解降水量和积雪深度这两个概念,降水量是指气象观测人员用标准容器将12小时或24小时内采集到的雪化成水后,测量得到的数值,以毫米为单位。

  新雪的密度约为每立方厘米0.05-0.1克,由此我们可以大概推算出:100平方米的平面屋顶如果积雪20厘米厚,那么房顶就会承受1至2吨的重压。如果是简易搭建的房屋,风险可想而知。

  天然粉雪通常在较为干燥的高纬度内陆地区才有。新疆由于深处内陆远离海洋且冬季气温低,雪多为干粉雪,被誉为世界级粉雪,南方通常是湿雪。

  在新疆的天山和阿勒泰山绵延几百公里的山脉上,都有丰富的粉雪资源。今年,世界顶级滑雪赛事——FWT自由式滑雪世界巡回赛首次落地中国来到新疆,“只滑自然纯真粉雪”是FWT赛事的标签。

  积雪铺盖在大地上,使地面温度不致因冬季的严寒而降得太低。积雪的这种保温作用,和它本身的特性分不开。

  雪花之间的孔隙度很高,大量空气通过积雪孔隙钻进雪里,空气是不良导体,传导热量的能力很差,这层空气阻止了热量向外扩散,所以积雪起到了保温作用。

  积雪的保温功能随着它的密度变化,新雪的密度低,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就多,保温作用就强。老雪密度高,贮藏在里面的空气少,保温作用就弱。

  实际上,雪会吸收部分声波,自带“隔音棉”。雪花是一种六角形的晶体,落下来聚在一起的时候,中间会有很大的间隙。而声音在传向你耳朵的路上,其实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当声音遇到雪这样松散的结构,它们会在间隙里多次反射至能量损失,从而无法继续传播。

  据测定,一般新雪的密度每立方厘米为0.05-0.10克。所以,地面积雪对音波的反射率极低,能吸收大量音波,能为减少噪音作出贡献。而当天气越冷,雪会更蓬松,间隙更大,吸收声音的作用就越强。因此,雪后会令人感觉更安静。

  降雪量和积雪深度之间有倍数换算关系。据中国天气网介绍,1毫米降雪量,在北方可以形成0.8-1厘米的积雪,在南方可以形成0.6-0.8厘米的积雪。通常情况下,北方的雪比较疏松,南方的雪较密实。在北方,100平方米面积上,1毫米降雪量的积雪(约0.8-1厘米)重达100公斤;而在南方,1毫米降雪量的积雪则重达130公斤。

  北方雪花“柔软”?南方雪“坚硬”?从雪的性质上来说,区别主要在于含水量。在北方,通常雪花很大,状如鹅毛大雪,但其含水量其实并不高,以干雪为主。南方通常是湿雪,形态不大,但含水量大,积雪是“压实”的状态。

(责任编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