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公交车都是比亚迪!德国专家直呼中国太会做生意

最后编辑时间:2024-07-18 14:59:5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随着在当地的影响力迅速增长,中国现已成为拉丁美洲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政府在能源和基建方面对拉美地区进行了大量投资,新建的港口和公路使得当地交通变得四通八达。德国媒体 NTV 电视台相关报道现编译如下:

  长城、奇瑞、陕汽等中国汽车品牌,在拉丁美洲国家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在墨西哥,每3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来自中国。当前,有近20家中国车企在拉美国家布局市场,其中不乏有企业在当地拥有生产基地。在巴西,中国电车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长城汽车在圣保罗接管了一家奔驰工厂,每年有2万辆混动电车从这里驶出。而中国最大电车制造商比亚迪,则在巴西东北部地区接管福特工厂,并计划自明年起达到15万辆电车的年销量。

  与智能手机、服装等产品如出一辙,中国汽车的优势同样在于价格低廉。中国企业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向世界市场提供产品,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逐步占据市场份额。德国哥廷根大学汉学系教授本雅明·克罗伊茨菲尔特(Benjamin Creutzfeldt)表示,中国正凭借自主品牌逐步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几十年来,中国在太阳能设备和电动汽车等诸多领域成绩斐然。”

  克罗伊茨菲尔特在研究中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延展至拉美地区,中国成为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的重要贸易伙伴。虽自16世纪美亚大陆便启通商,然而真正的贸易繁荣始于千禧年。中国虽“初来乍到”,但却后来居上。2021年,中拉双边贸易额从2000年的125亿美元增至近4500亿美元。世界经济论坛预测,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还将再翻一番。

  对中国来说,拉美不仅是市场。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积极在当地投资开采铜、铁、锂、石油等矿产。特别是锂,为确保获取这一电车电池重要原材料,中国已在拉美国家投资超过数十亿美元。除收购一家拥有阿根廷两个锂盐湖开采权的公司外,还在智利购得全球第二大锂生产商的股份,并获准在当地开采。

  舆论虽有杂音,但克罗伊茨菲尔特认为,中国在拉美地区的影响力绝对是积极正面的。曾在当地生活多年的他指出,中国的投资显着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得益于中方的资金与技术,拉美许多地区的交通正逐渐变得四通八达。“在许多地方,教育资源、医疗设施和市场准入都受制于交通不畅”。而中国企业的到来,则让墨西哥玛雅铁路、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项目成为可能。

  【德易知(GermanReport)】(原名“道德经”)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