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信箱|父亲是一本厚重的书我永远也读不完

最后编辑时间:2024-03-25 08:22:38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或返乡祭祖、缅怀先烈,或出游踏青、休憩静思,萋萋思绪构成了此刻中国人的情感特写,也于无形中赓续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不论是寄托哀思,感念故人的奉献,还是拥抱春天,感受新生的萌动,情感上是一脉相承、彼此呼应的。中国人的清明,超越了一人一事的悲喜,引导一代代人追思生命的意义,体悟家国一体的文化。

  天地清明,人间有情。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出发;前行,才是最好的传承,让我们不负韶光,不负期待。

  “那年我还在读高一,这件事情对我的影响特别大,直到我大二那年才算真正走出来。”蒲龙阳说,靠着父亲留给自己的精神财富,他慢慢理解并懂得了人生。有感于此,他写下了这首给父亲的散文诗。

  父亲留下了什么精神财富?蒲龙阳说,父亲平日里喜欢读书看报,家中有很多书籍,“那时候父亲的朋友和同事都经常来我家借书看,潜移默化中,我也养成了很好的阅读习惯,这是能让我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十九年过去,蒲龙阳从少年成长为可以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今他也有了自己的孩子,“爸爸教会我的第一首歌是《歌唱祖国》,很多小事以前不以为意,但现在想起来才意识到,这就是家风传承。”蒲龙阳感慨,他会努力做一个好爸爸,像自己的爸爸一样,守护家,呵护孩子快乐成长。

  今年清明,蒲龙阳说,除了探亲外,他还计划携家人踏青出游,“清明是节气与节日的合体、自然时令与人文价值的交融,希望我们都不负时光,好好生活。”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