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最后编辑时间:2023-10-31 14:26:33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阅读量: 未知

  生长在农村的你,想必听说过不少的俗语、谚语,刚开始甚至有点“初闻不知曲中意”的感觉。也许正是这种似懂非懂、又充满好奇的懵懂,让你在长大很久以后都还记得一些农村谚语。如果说这些都是不科学的,那我们肯定不会同意的;俗语、谚语也是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从数百年、上千年的时候流传至今,就一定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听说过“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吗?非常押韵的一句话,它的后半句也是浅显易懂,就是讲农作物收成不好甚至发生粮食灾荒。要全面理解整个句子,就要一步步的分解:秋分是24节气之一,“秋分前”就是讲的在秋分之前;由此可见整个句子的理解难点、重点就是“月夕”了。

  着名的古典巨着《礼记》,就有这样的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这里的“日”“月”既代表太阳和月亮,古时候我们的祖先就明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道理,几乎所有的社会生产活法,都是以太阳、月亮等天体运动作为参照和记录。“朝日”也就是祭拜太阳,“夕月”则是祭拜月亮,由此可见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敬畏大自然。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夕月”也就逐步衍变为一种重要的礼仪活动。既然是相当被重视的日子,那么就需要有相对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人们都遵守这个“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敬畏和感恩。“祭月节”就是这样产生的,也就又了望月、拜月、赏月、喝桂花酒和赏桂花等一系列民间活动。

  这是不是很像现在的“中秋节”?自信点,其实就是。中秋节即是秋天的中间,是一种时间段的分水岭。不过在此期间,也出现了一段小插曲;最初的“夕月”是在秋分时节。一年24节气,每15天即有一个与农村生产活动或者自然现象相对应的节气;秋分是指太阳达黄经180°,也就是直射赤道、昼夜平分。经历一段长期验证以后,人们又发现直接将“夕月”定在农历八月十五更加准确,这就像一个调整钟表的过程。于是中秋节也成为拜月赏月的节日,与秋分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月夕秋分前,必定是灾年”真的有道理吗?通过以上阐述,大家对于拜日、祭月、秋分以及中秋有了一定的了解。月夕(中秋节)在秋分的前面就会是灾荒之年吗?四季轮回,过了中秋就是深秋,而“一层秋雨一层凉”,冷空气到来也就导致农作物不能很好的光合作用,谷物灌浆等作物生长阶段也会受影响。农作物的饱和度、千粒重达不到正常值,那么就将导致不同程度的减产。

  与“灾年”相对的就是“丰年”,今年是农历壬寅年,中秋节是农历九月十日、秋分是九月二十三日。今年的“月夕”就是“秋分前”的情况,正巧的是南方不少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干旱现象,似乎刚好印证了“灾年”的说法。不过辩证唯物的想一想,何为灾年、何为丰年?现在早已不是作物欠收就吃不饱饭的年代,人们可以通常抗逆性好的种子、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机农械不断克服农业生产活动中遇到的困难,无论是秋分前还是后,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免自然灾害给农民朋友造成的损失。

(责任编辑:管理)

随机内容